时间:2025-02-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五大银行土,催财生财”“代挖各大银行土,全程录像”……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记者在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发现,有人打着“生财”的名义售卖所谓“银行土”,承诺全程录像,并指导如何放置,售价在五六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
“挖银行土后售卖”,乍一听以为又是什么网络新段子,然而,仔细一看,何止是“离谱”二字能概括的。用网友的话说,“这不是纯纯大忽悠嘛”。但就是这种看起来“一眼假”的东西,在电商和社交平台上却有着不小的“市场”。
谁能想到,挖个“银行土”都已经“内卷”到了这一步。但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会明白,土壤本身哪来的生财属性,这种所谓的“挖土生财”,不过是一种迷信活动:利用部分人对财富和好运的渴望,再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和迷信心理,进而忽悠民众购买所谓“能带来财运的银行土”。
这个过程中,商家利用民众的这些心理对所谓“银行土”的功效进行虚假宣传,模糊了合理祈福与迷信的边界。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这门“卖土的生意”不仅难以生财,还是典型的“忽悠”,违背了基本的诚信原则。
同时,这些商家的做法也涉嫌欺诈,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律师就对媒体表示,无论是如商家所说的“银行土”,还是用其他土冒充,商家都涉嫌欺诈,并且这一行为也违反了广告法。可见,“银行土”不仅生不了财,还属于法律早已禁止的行为。
鉴于这类商家多借助于电商平台和短视频社交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那么,平台理当责无旁贷,做好相应的把关工作。毕竟,如果任由这种违背基本科学常识的内容传播,无疑会助长社会上的迷信风气,不利于形成理性、科学的社会氛围。
说到底,一捧被虚假概念过度包装的土生不了财。对此,除了商家不该游走在法律边缘之外,消费者也该保持理性,制定健康的理财规划。如此,方能不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