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最让人开眼的是,园子里不仅有四座原汁原味的北京四合院,连青砖灰瓦都是从北京老胡同里收来的旧料,还配套建了七栋欧式别墅。
走进英之园,最先看到的是三个人工湖,湖水碧绿碧绿的,据说光是挖这些湖就动用了上百名工人,耗时近一年。
园子里的树也都是 “天价选手”。有一棵百年罗汉松,是陈家从日本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光运输和移植就花了上百万,现在树干碗口粗,枝叶茂盛得很。
后来一查才知道,园子里 94% 的土地都是工业用地,按规定只能用来盖厂房,根本不能盖房子,更别说这么豪华的私人住宅了。
其实早在 2017 年,政府就发现问题了,又是开听证会,又是下整改通知,前前后后折腾了八年,可屋子主人就是拖着不拆。
5 月 9 号,政府发了强制拆除公告,给他们 45 天时间自己拆,结果他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拒不执行。
没想到 5 月 27 号,在上级部门的直接督办下,多台挖掘机直接开进了英之园进行强拆,这座存在了12年之久的最牛违建终于迎来了它的末日。
原来,这座园子的主人叫陈英彪,明面上园子挂的是他的名,可谁都知道,真正的 “金主” 是他三个在商海里翻云覆雨的儿子。
二儿子陈赐雄走的是实业路子,开了好几家纺织厂,高峰期厂房里几百台机器日夜转,光工人就雇了上千号人,年产值过亿跟玩似的。
三儿子陈赐平最洋气,在深圳搞金融,名下私募基金一只接一只,朋友圈里不是西装革履的投行精英,就是张口闭口谈估值的投资人。
陈氏兄弟发家后,为了给父亲 尽孝,斥资 10 亿打造这座豪宅,美其名曰 弘扬传统文化。
说穿了,陈家在当地那是 “能量不小”。早年他们捐资助学,给学校盖楼、给贫困生发补助,几百万元砸下去,在民间赢得了不少好感。
从 5 月 28 号的照片能看见,英之园已经开始拆除了,现场那叫一个乱,从前气派的假山、漂亮的别墅,现在都变成了一堆堆废墟。
住在附近的居民说,整个晚上都能听见施工的轰隆声,吵得人睡不着觉,周边路段也被封了,不让随便通行。
有人举双手叫好:“早该拆了!57 亩地啥概念?要是盖工厂,起码能解决上千人就业,现在倒好,被私人圈起来当后花园!”
有法律博主在线科普,翻出《土地管理法》说事儿:“违建可不是拆了就完事,按规定得追究刑事责任,陈氏家族这罚款估计得是个天文数字!”
但也有人直拍大腿喊可惜:“这么气派的园子,花 10 个亿砸出来的,说拆就拆?不如改成公园、博物馆,也算物尽其用。”
不过立马有人反驳:“违法建筑再好看也是颗毒瘤,今天放过它,明天人人都学样,法律还有啥威严?”
还专门点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钱有势也不能当 “土皇帝”。要是纵容这种违建,社会公平就成了空话,特权思想反而会越惯越坏。
针对 “留着当景点” 的说法,官媒也回应得干脆:现代违建又不是文物,不存在保护一说,法律红线碰了就是碰了,没商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请问作者:你说是工业用地,他(英之园)周边有工厂企业吗?如果没有,又怎会在一片住宅区中间设立一片工业用地呢?你又说他连最基本的合法审批手续都没有,那我又问你,英之苑修建过程历经十年,如果没有相关手续,相关部门会让他修建十年吗?再说人家一个亿万富翁,任何手续都没有这点常识他不知道?他没有防范于风险?他不比你我平头百姓聪明?呵呵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7月18日,哈尔滨依兰县有网友发视频称,她两岁多的儿子不小心从6楼坠落,正好掉到楼下的雨棚上,将雨棚砸穿个洞,事后她带孩子到哈尔滨多个医院检查,所幸孩子身体并无大碍,仅是眼角有点擦伤,引发网友热议。
监制:马烨总台央视记者:吴慧彤 陈刚记者:程嘉豪 扈秀帅 宋浩 张彬 李灿彬 高欣召 占涵洋 戴鑫 编辑:刘竞阳责任编辑:刘姝杉
9岁男孩跟着亲爸后妈出远门,亲爸让他坐在后备箱几小时,亲妈: 当时7个人 ,孩子想坐后座,他们说没位置了,事发2023年夏天,已拿到孩子抚养权
恶霸嚣张跋扈,企业回应冷处理 #中联重科 #别车 #小月说 #抖音热评 #中联重科回应男子别停摩托车
对此,曾为韦先生代理的律师邓某说,案件起初没收费,但不是风险代理,案件按照司法鉴定,本应给次责赔偿,他们努力让韦先生获得了主责赔偿。
老美第一次来串门就玩阴的。1986年青岛港,美军三艘军舰挂着光杆旗就敢进港,满旗不挂连咱国旗都缩角落。刘华清将军望远镜一撂,红毯仪仗队直接撤走。这事干得解气,外交场上尊严从来不是靠忍让换来的。美军司令莱昂斯还想糊弄说是水兵失误。一句“外交无小事”直接怼到对方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