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25华东六省一市外语论坛预备会暨“文明互鉴与非遗国际传播研讨会”现场。泉州师范学院 供图
东南网3月2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通讯员 林伟荦 许跃民)3月1日,2025华东六省一市外语论坛预备会暨“文明互鉴与非遗国际传播研讨会”在泉州师范学院举办。
会议为期2天,由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主办,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华东六省一市外文学会负责人和来自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夏侯建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孙玉先后致辞。夏侯建兵指出,泉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了南音、提线木偶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文化使者,成为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阵地,希望通过研讨会发挥语言文明承载和民心相通的功能,搭建文明互鉴与非遗国际传播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国非遗文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现场,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组长、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查明建,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杨金才和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周敏围绕“文明互鉴与非遗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分别作题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国文学研究》《文明互鉴与非遗国际传播:全球视野下的文化共生与创新》的主旨报告。
当天还举办了圆桌论坛。安徽大学教授朱跃、山东大学教授马文、厦门大学教授陈菁、泉州德化月记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苏瑞厚、泉州提线木偶传承人沉苏革围绕“跨文化视野下的非遗传播:语言赋能与创新路径”,采用对话的方式,探讨非遗国际传播的策略与路径。
会上,专家学者们还欣赏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驯猴》、泉州城市文旅宣传片《泉州一日 世遗千年》等。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依托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独特优势,致力于外语教育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研究与实践,成立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积极开展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战略合作,先后派出近300名师生志愿者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意与遗产研习班、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等提供语言服务,打造了海丝文化国际传播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