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硝烟弥漫,战火纷飞,2024年11月19日,俄乌冲突已经超过了1000天,这场始于2022年2月的冲突,至今仍未看到终结的曙光,千日战火,不仅将乌克兰拖入深渊,也深刻地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世界秩序的裂痕日益加深。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拜登对于俄乌战争的加码逐渐扩大,俄乌冲突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和平的希望与挑战交织在一起,特朗普当初许下的承诺还能够兑现吗?
回望过去1000天,俄乌战场经历了数次重大转折,从最初的“闪电战”到如今的拉锯战,战局的演变体现了双方战略的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2022年,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为名,兵分四路进入乌克兰,试图速战速决,俄军四面八方展开攻势,差点儿就打到了基辅和哈尔科夫等大城市的边上,乌克兰人拼死抵抗,加上西方的帮忙,俄罗斯“快速取胜”的战术没戏了。
在基辅受阻后,俄军调整战略目标,将重点放在“解放”顿巴斯地区,随后不久俄军拿下了亚速海北岸的重要据点马里乌波尔,没过几个月,又成功拿下了卢甘斯克,但与此同时,俄军也遭遇了挫折,被迫从蛇岛撤军。
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战线展开反击,夺回了不少被占领土,同时在赫尔松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他们成功收复了赫尔松市,这一阶段的战斗表明,俄军的速战速决计划失败,冲突进入长期化阶段。
进入2023年,俄乌冲突进入相持阶段,俄军终于拿下了巴赫穆特,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恶战,乌克兰军队开始反攻,对俄罗斯边境地区发起了攻击,布良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多次遭到反俄武装的袭击,甚至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宫也成为无人机袭击的目标。
乌克兰军队也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开始执行夏季攻势,不过推进速度不快,东边地区双方对峙,阵地没怎么变动,俄军对阿夫杰耶夫卡发动猛烈进攻,并在2024年最终占领该城,与此同时乌军对俄边境库尔斯克州的越境突袭,将战火烧到了俄罗斯本土。
乌军说占领了那片地方快一千平方公里,但俄军很快反击,又夺回了些地方,这仗又打得僵持不下,双方都吃了不少亏。
而到了今年10月,局势再度复杂化,据韩国情报机构透露,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了特种作战部队的士兵,乌克兰方面透露,乌军和朝鲜士兵发生了小争执,这条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给原本就紧张的俄乌局势又添了一把火。
美国新闻透露,拜登政府已经点头,允许乌克兰用远程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这消息还没官方确认,但要真成真,那对美国政策来说可就大不同了,可能把局势搞得更紧张,俄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提醒说这样做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冲突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千天,但和平的曙光还是看起来挺远,尽管各方都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和谈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特朗普曾经在选举是也许下承诺声称会结束俄乌冲突,随着但欧洲立场变化与潜在的和谈压力,特朗普的承诺也是越来越难以兑现。
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担心特朗普上台后会削减对乌克兰的支持,因此认为尽快结束冲突是最有利的选择,即使这意味着乌克兰需要做出一些领土上的让步,这种看法在欧洲,特别在西欧,越来越受欢迎了,波兰等国对乌克兰收回全部领土持坚定态度。
欧洲内部的立场分歧,使得协调一致的对乌政策变得更加困难,土耳其,作为周边地区的大国,一直在努力调解俄乌之间的争端。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打算在G20峰会上推出一个停火新方案,他建议暂时搁置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话题,提议在顿巴斯地区设立一个缓冲区,并提议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到这个缓冲区,这提议能否被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接受还不知道,但它体现了国际上大家都想和平解决这起冲突的心愿。
而最近的G20峰会为各方提供了对话的平台,也可能对乌克兰施加压力,要求其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俄乌冲突能够尽快结束,但各方在冲突解决方式上存在分歧,一些国家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另一些国家则坚持要求俄罗斯无条件撤军,国际社会的压力能否促成俄乌和谈,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俄乌冲突已持续千日,给地区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冲突的根源在于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以及各方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看来这场纷争短期内很难平息,战事胶着,双方都不易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已经从最初的速战速决转变为巩固在乌东地区的控制,而乌克兰则依靠西方的支持,力图收复失地,朝鲜可能掺和进去了,美国也松了禁令,让乌克兰能远程打,这给战局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俄罗斯在国内有点儿头疼,同时还得应对西方的压力;乌克兰这边,得处理处理内部的腐败和政治乱局,西方国家内部对援助乌克兰的策略存在分歧,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尽管大家都在帮忙调解,但俄乌两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分歧很大,和平谈判的出路还是挺模糊的。